《GB/T4789.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检测标准适用哪些产品?百检网第三方检测平台根据标准为客户提供产品检测服务,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家标准GB/T4789.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部分内容,标准检测产品适用范围、一些技术参数或是检测方法步骤。
GB/T 4789.8-200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及食物中毒样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89.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T 4789.2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设备和材料
3.1冰箱:0℃~4℃。
3.2恒温培养箱:36℃士1℃,4℃±1℃26℃土1℃.3.3显微镜:10×~100×。
3.4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3.5架盘药物天平:0 g~~500 g,精确至0.5 g。3.6灭菌试管;16 mm× 160 mm.15 mm×100 mm.
3.7灭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5 mL,10 mL(具0.1 mL刻度)。3.8灭菌锥形瓶:500 mL,200 mL。
3.9灭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100.5 mL注射器。
6操作步骤
6.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见GB/T 4789.1,样品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6.2增菌培养:将食物样品与改良的磷酸盐缓冲液增菌液以l∶10的比例混合,置4℃冰箱进行冷增菌。
6.3碱处理:将肉及其制品的冷增菌液0.5 mL与碱处理液4.5 mL混合15 s。
6.4︰分离培养:将冷增菌液和碱处理的冷增菌液分别接种CIN-I和改良¥培养基,于26℃48 h培养后,在CIN-I上挑取红色牛眼状菌落﹐在改良¥上挑取无色透明、不粘稠的菌落,进行进-步的鉴定。6.5改良克氏双糖试验:将上述可疑菌落接种改良克氏双糖管,于26℃24 h培养,将斜面和底部皆变黄者做进--步的生化鉴定。
(GB/T 4789.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标准内容仅部分展示)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检测标准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例如,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发布了多项新的国家标准和修改单,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关于检测机构的选择:
选择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机构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操作,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公平和科学性。
产品检测流程: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质量要求,与检测机构共同确定检测项目。
企业将样品送至指定的检测地点,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和保存。
检测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结果判定与反馈:
根据检测报告,判定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国家要求。
主管部门将对报告进行审核,并对存在问题的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置。
企业应及时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和优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推荐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