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959-2020高强度钢强力旋压工艺规范》检测标准适用哪些产品?百检网第三方检测平台根据标准为客户提供产品检测服务,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家标准GB/T38959-2020高强度钢强力旋压工艺规范部分内容,标准检测产品适用范围、一些技术参数或是检测方法步骤。
GB/T 38959-2020.Power spinning of high-strength steel-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1范围
GB/T 38959规定了高强度钢强力旋压的工艺规范,包括工艺内容、工艺准备、旋压成形和旋后处理。
GB/T 38959适用于屈服强度在800MPa以上的合金结构钢锥形件、筒形件强力旋压工艺。
GB/T 38959不适用于热旋压工艺。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541锻压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85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圆弧旋轮 arc-shaped roller
旋轮工作型面由圆弧构成的旋轮[见图1a]。
4.2.1.2减薄率及 旋压道次的确定
当工件总减薄率小于材料极限减薄率时,宜在-个旋压工序中成形工件;当工件总减薄率超过极限减薄率时,应采用多个旋压工序成形工件,并且各工序减薄率不应超过材料极限减薄率,同时安排中间退火工序。
旋压工序减薄率不应超过材料的极限减薄率,常用高强度钢极限减薄率见表1。根据工序减薄率的不同,可以选择相应的旋压道次,具体选择方式见表2。
4.2.3.3进给 比
对于锥形件剪切旋压,进给比宜在0.3 mm/r~2 mm/r范围进行选取;筒形件流动旋压进给比宜在0.5 mm/r~1.5 mm/r范围进行选取。
4.2.3.4旋 压攻角
剪切旋压攻角宜取芯模半锥角,旋压攻角的确定应以保证旋压过程中旋轮与毛坯、工装等不发生干涉为原则。
流动旋压攻角为零,旋轮轴线与芯模轴线平行。
流动旋压单道次减薄率不宜小于20%,剪切旋压的单道次减薄率不宜大于50%。
(GB/T 38959-2020 高强度钢强力旋压 工艺规范标准内容仅部分展示)
关于实验室检测机构CMA和CNAS资质:
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全称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实施的一种实验室资质认证。CMA资质体现了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人员技能、管理体系等方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具备出具公证数据的资质和能力。
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即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中国唯一一家专门负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工作的国家级认可机构。CNAS资质是国内外广泛认可的认证体系,代表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了国际通行准则的要求。
CNAS资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
推荐产品
相关阅读